人眼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正常人眼具有完美的成像与调节功能,得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晶状体是人眼屈光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成像及调节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就不能看清物体。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机体老化、功能衰竭的眼部退行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首要致盲眼病,我国目前估计积存的急需手术治疗的白内障盲人有300多万人。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白内障患病率,50岁以上为60%,60岁以上为80%,70岁以上则高达90%以上。在美国,每年至少有40万以上的病人因白内障而接受手术。白内障早期的症状可能有视物模糊、色调改变、怕光、眼前黑点、复视(看物体时有双影),此外还可表现为近视度数加深,需要经常更换眼镜;晚期症状则为视力下降,最后只能在眼前辨别手指或仅剩下一点光感,如果白内障不及时治疗,会出现青光眼,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老年性白内障,从初起到完全成熟,一般2~5年,少则数月,长者可达十数年。有些特殊类型的白内障不容易诊断,易漏诊误诊,曾有一位核型白内障患者在多家医院就诊均未得到有效诊治,辗转多次来到我院就诊接受白内障手术后,视力由术前0.6提高到1.0,患者非常满意。
目前尚缺乏有力证据支持药物治疗对白内障的明显疗效,对于成熟期和过熟期的白内障,最好采用手术疗法。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当前白内障的主流治疗方法。有些人认为只有等白内障成熟了,即完全看不见了才能手术,这是过时的看法,随着超声及激光技术应用,只要视力低于正常,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就可以手术。白内障手术时机的选择没有固定的模式。对于一个具有窄房角,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患者,早期手术既可预防青光眼发作,同时又能提高生活质量。
有些人认为年龄太大没有必要做手术了,其实白内障手术已经突破了年龄的限制,因为手术点上一滴眼药水就可麻醉,基本无痛苦,多数老人都能承受,所以没必要让老人在黑暗中度过晚年。我们曾经接诊一位百岁老人,老人因白内障在黑暗中度过20余年,在住院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之后接受了白内障手术,手术过程仅15分钟,术中老人未感觉任何不适,术后次日视力恢复到0.4,日常生活得以自理,老人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感激万分。
有些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只要经内科控制血压、心功能、血糖等在相对正常范围内,完全可以进行手术。有一位抑郁症患者,因白内障视力下降多年,严重的视力障碍影响其生活、工作、社交,抑郁症病状也因此加重,在接受了白内障手术后,视力由0.2提高到0.8,大大改善了其生活质量,患者的性格明朗起来,生活态度比以前乐观,抑郁症也明显得到缓解。
如今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成为一种完美手术方式的代表。它具有手术切口小,时间短,术后反应轻,愈合快,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安全稳定等优点因而被广泛接受。各种特殊功能人工晶状体的面世,开辟了白内障手术的新纪元,使复明性白内障手术提升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可以同时矫正角膜和晶状体的像差,从而提高术后视觉质量;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提供较好的全程视力(远、中、近视力),戴镜率明显降低;散光型人工晶状体可纠正术前角膜散光,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裸眼远视力;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对治疗高度近视不适宜行激光手术患者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我们曾接诊一位38岁的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合并较大度数的角膜散光,平时视物重影视物疲劳较严重,在植入散光型人工晶状体之后第二天患者感视物疲劳明显缓解,不仅视力达到1.0,视物重影也消失了。
随着手术设备、技术及人工晶状体的进展,白内障的治疗在近30年来有重大突破,让很大一部分患者恢复了良好的视功能,从新踏上了正常生活的道路。
(眼科 李莉)